信息快报:
学党史,正当时,将党史精神融入实际工作 05-09
 
当前位置:首 页>>国有林场>>列表  


甘肃省小陇山林业保护中心龙门林场简介
   


 
 
  龙门林场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水市东南部,地处麦积区利桥镇境内,辖区有4个行政村29个自然村,地理坐标东经106°17′-106°27′,北纬34°06′-34°19′,东与张家林场毗邻,北与百花林场接壤,西与党川林场太阳寺施业区相连,南靠左家林场,海拔最高为光王山2300米,最低为李子坪1000米,平均海拔在1500米左右。属大陆性季风气候,年平均气温8.8℃,最高气温39℃,最低气温—23.9℃,无霜期185天左右,年降水量860毫米。地势东北高,西南低,属秦岭山谷地形,土壤以山地褐色土为主,平均坡度在30°-40°之间。
 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保护中心龙门林场于1979年12月经天水地区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,原名为天水地区小陇山林业总场龙门林场,后更名为甘肃省小陇山林业保护中心龙门林场。
  龙门林场总经营面积38.6万亩,活立木总蓄积222.8万立方米,森林覆盖率为94.4%。林分类型主要为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,建群树种为锐齿栎、栓皮栎、华山松、油松等,混交树种有桦、山杨、榆、椴、漆等,灌木有平榛、胡颓子、珍珠梅、蔷薇、沙棘等,草本以蒿类、禾本科植物为主,属国家保护的树种有红豆杉、椴木、厚朴、刺楸、秦岭冷杉等。野生动物有哺乳类、爬行类、两栖类、鸟类、昆虫类等300余种,属国家保护的有黑熊、麂、红腹锦鸡等。
  龙门林场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,副处级建制,隶属于甘肃省小陇山林业保护中心管理。共8个内设机构,分别为:办公室、财务科、造林科、天然林管理科、森林火灾预防科、资源林政管理科、生态经济科、科教信息科,均为正科级建制。下设机构共6个,分别是:西沟、南沟、杨河、姚坝、后峡5个森林经营管理所,1个龙门景区管理所,均为副科级建制。
  龙门林场经营的小陇山国家森林公园龙门景区,隶属于甘肃省小陇山林业保护中心,是小陇山国家森林公园六大景区之一。景区内林密水清潭深,怪石峭壁林立,动植物种类繁多,是人们欣赏大自然、享受大自然、消除疲劳、娱乐休闲、游憩以及进行自然教育和环境教育的理想场所,主要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有利桥城堡、茶马古道、朝阳洞、龙眼潭、龙板石等。
  近年来,龙门林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牢固树立“四个意识”,增强“四个自信”,坚决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努力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发展理念,以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为抓手,把“十大工程”作为工作重点,以建设幸福林区为奋斗目标,全面深化林业改革,不断完善各项工作制度,认真落实三级管理二级管护责任制。通过全场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,天然林保护责任制得到有效落实,公益林建设任务全面完成,森林防火工作成绩显著,野生动植物保护切实加强,资金管理规范有序,基础设施有效改善,禁种铲毒工作有力推进,绿化苗木基础不断夯实,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,工作作风持续提升,林场面貌显著变化,职工生活不断改善,林区秩序和谐稳定,全力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,为建设幸福美好林区作出了新的更大贡献。
  龙门林场全面贯彻落实全林区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场会议精神,进一步解放思想,立足实际,守正创新,勤奋求实,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,做好长远规划和布局,充分整合调动资源,统筹分类发展,从林下特色种植、养殖,林产品采集加工、销售等方面进行布局,积极发展“精、优、特”的林下经济产业,打造高标准、高质量的林下经济发展新模式,积极推进绿化大苗、分散型树木园、景观树造型基地建设的标准化、规模化、特色化。稳步扩大建设规模,形成猪苓、木耳、羊肚菌种植规模化发展,加快电商平台建设,充分利用互联网宣传优势拓宽销售渠道,切实发挥好林下经济助推林区高质量发展的作用。
  龙门林场曾获得陕甘联委31届护林先进单位、陕甘两省四地市十四县第五联防组护林联防先进单位、甘肃省林业行业模范职工之家、甘肃省青年文明号、甘肃省五四红旗团支部,连续多次被小陇山林业保护中心评为先进单位,先进基层党组织,2012年度获得全国林业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,2019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“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先进集体”荣誉称号。
 


版权所有:甘肃省小陇山林业保护中心 备案号:陇ICP备13000541号  甘公网安备 62050302000198号
地 址: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花牛路1号    邮编:741020